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的载体,目前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相关领域的“圈里圈外”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在1996年全国第二届优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的高校学报有12家,占同等级学术期刊总数的57%,与1992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期刊一等奖的高校学报相比,数量上增加了8家,所占同等级学术期刊的比率也上升了37%。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亦是如此。《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从1992年到1997年,6年中所发论文的转载率从61%上升到86%。可以说,无论是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或文科学报,在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尽管如此,高校学报却始终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绝大多数读者只有在图书馆、资料室才能看到高校学报。因为从第一本高校学报问世以来,它就成为反映某一所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为该校师生提供学术论坛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此所决定的“校自为战”的办刊模式,在稿件来源和稿件内容两方面直接影响了高校学报的支柱——学术质量,并导致了高校学报的读者范围相对狭小。
从稿件来源看,一方面高校学报的稿件来源面窄,多限于本校师生来稿。一些重点高校,在受理学报的众多稿件时,为照顾自身,很可能牺牲与本校稿件发生矛盾的外来稿件,无论其质量有多好。而一些规模小、人员少的高校,一年之内又很难出现足够数量的、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于是,为了应付学报的出版,不得不降低要求,使一些学术质量不高的论文得到发表,这样的学报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并不能吸收高校内部的全部好稿,其中一部分作者更愿意将好稿投到专业性强的校外学术期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主要是由于这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在“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方面要优于像高校学报这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据记者了解,在1997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次数排序中,除《科学通报》外,综合性期刊在第100位才出现,是《南京大学学报》;在1997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除《科学通报》外,综合性期刊在第233位才出现,是《西北大学学报》。这种高校内部的“好稿外流”的现象也影响了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
从稿件内容看,高校学报的稿件多重理论轻应用,并极易成为多学科的“大拼盘”。作为学术期刊,且稿件又来源于高校科研人员,这使得高校学报的部分稿件学术性过专,很少人能看懂。同时,作为高校学报,每一期的内容必然是与高校系、所、专业的划分紧密相连的,从而成为多学科的“大拼盘”,这样,对于某一专业来讲,读者每期能见到的不过是很少的论文。因此,很难满足高校读者的需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陈进元主编告诉记者,尽管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发表边缘性、交叉性或新兴学科的成果方面是可以发挥优势的,但就学科的专业性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来说,学报等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很强的期刊来比,有着先天缺憾。大多数科研人员,一般都愿意找对口的,即专业性较强的校外学术期刊。因此,从稿件来源和稿件质量来看,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发行量都受到局限。
面对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改变其传统的办刊模式成为高校学报界的争论焦点,其出路有二:联合创办学报,办专业性的高校学报。
“联合创办学报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条新的路子。这种形式一个明显的好处是,能将各校的人力、财力和学术实力结合起来,集中办好一个刊物,这既符合当前‘新闻出版业阶段性转移’的形势,也有利于长期保持刊物的高品位。”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潘国琪理事长还告诉记者,《甘肃高师学报》、《天津成人高校学报》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专业性高校学报从发展前景上看将取代综合性高校学报,即由有关部门委托在某一学科具有优势的高校主编一种《高校学报·××专辑》。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组织的“国外和港台大学学报调查组”的“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和港台一些高校,是很少以一个学校为单位出版多学科性的学报,大都是《莫斯科大学通报·××专辑》、《列宁格勒大学通报·××专辑》这样的专业性学报。
然而,选择合适的办刊模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办好学报的长远之计。针对在目前“校自为战”的办刊模式下高校学报存在的种种弊病,一些学报界人士认为,能解燃眉之急的还是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办好高校学报。
近几年来,高校学报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明显提高,都表明了高校学报与其他种类学术期刊相比固然有先天不足,但也有难得的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教育优势。
高校学报作为反映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的窗口,必须紧紧抓住本校的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学报。比如可以集中力量办好某一栏目,《九江师专学报》凭借地方名人效应推出“陶渊明研究”专栏;曲阜师大的《齐鲁学刊》则在孔孟儒学上下大功夫。也可以依据高校学报综合性的优势,联合各系、所力量共同制作重大选题,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从本校学科强项教育和心理相结合入手制定选题,突出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林邦钧还指出,高校学报应充分发挥校园中人才荟萃的优势。如果高校学报能够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这两个人才库很好地利用起来,将成为支持其发展的重要源泉。
此外,高校主办的学报可以适当突破传统的视野,把眼光从校园内转向校园外。据了解,一些高校学报已经有了新举措。创刊于1979年的《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并将学报定位于“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现代传播文化研究的学术刊物”。该学报的副主编胡智锋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报所担负的责任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如《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依托本校骨干,将作者队伍和读者对象拓展到广播电视界。它通过刊登广播电视界和关心广播电视业的社会人士的好稿来鞭策本校的学术力量,提高本校来稿的质量。同时,在稿件原有的思想性、学术性上加强了时代感,如刊登于《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一期的“1998中国传媒点评”就是学报关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体现。
高校学报作为展示高校科研成果的窗口,它的发展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于高校学报自身来说,能否摆脱千篇一律的办刊模式,能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是其发展的关键。